查看原文
其他

line+LINK 回顾 | 杭州 · 设计 · 一体化

lineplus 2022-09-11


中国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了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巨量建设狂潮的同时,也使得传统导向的建筑学叙事建构与高度市场化的社会需求、快速变迁的城乡环境和持续迭代的建筑使用场景之间产生了剧烈的碰撞。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建筑师工作内容及角色正在逐步发生变化,需要拓展工业时代的纯技术思维,从被动的技术绘图者转向主动的统筹者,前瞻性地介入设计建造全过程。“后峰会、前亚运”时代的杭州,正崛起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设计力量,我们希冀杭城建筑设计行业的通力合作,能为杭州这座城市,创造出社会、经济、文化多领域的能量输出。



本次LINK由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与gad · line+ studio共同举办,系“空间赋能:孟凡浩&朱培栋建筑设计实践作品展”系列研讨活动的第三场。论坛由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党委书记王国钰担任学术主持,以“一体化”为主题,集聚杭州建筑设计行业的实践者,分享探讨在过往与正在进行的项目中,如何执行与实现“一体化”设计,从而完成设计落地与价值溢出。

 




PART ONE 

欢 迎 致 辞


 学术主持

王国钰 | Wang Guoyu 

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党委书记


王国钰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与line+共同举办,疫情之下,我们将与会人数控制在了50人以内,促成了这次小范围的亲切交流。我们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去提升杭州整体的创作氛围,在我看来“交流”就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我们今天把杭州各个大院的领导与青年建筑师们召集到LINK这个平台,把在一线工作的建筑师们聚集在一起讨论交流,大家共同的提高才能带动整个群体的进步。感谢line+有这样的学术情怀来发起LINK活动,也感谢各位业内新老朋友们的到场,希望今天的交流能带给大家有关“一体化”设计实践更深刻的思考。




朱培栋 | Zhu Peidonggad · line+ studio 联合创始人 / 主持建筑师

朱培栋感谢杭州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也感谢各位嘉宾莅临line+。非常遗憾因为一个紧急的项目安排,没办法与各位一起参加本次学术探讨。在当下这个时机,有幸能够邀请到杭州各大设计机构、各位业界大咖,围绕“杭州 · 设计 · 一体化”这个话题展开探讨,我认为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作为建筑师,如何以“一体化”的视角对各专业进行整体控制,对于提升建筑的完成度和整个行业的设计水准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杭州这座城市,作为一个设计的高地,在人居板块、文化教育板块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拥有很多优秀的设计企业,但在整体城市形象上,杭州并不如北上广深有很强的设计影响力。在今天的交流活动,杭州各家设计机构派出自己优秀的建筑师代表,既可以与大家分享交流在一体化层面的运作模式,又能以宏观的城市视角探讨杭州建筑师群体的“一体化”,希望能激发思维与理念的碰撞。



PART TWO 

分 享



 01 


 一体化赋能 


 孟凡浩 | Meng Fanhao 
gad · line+ studio 联合创始人 / 主持建筑师

孟凡浩:欢迎和感谢杭州建筑界的行业大咖以及青年才俊欢聚line+来进行这样一场学术交流,同时,我们也非常荣幸能够和杭州勘察设计协会共同主办这次活动。在活动准备期间,王国钰书记与我们共同敲定了“一体化”这个主题,现阶段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体化”已经不局限于建筑、室内与景观,包括前策、产品、运营、EPC等都是建筑“一体化”的趋势。

当下,中国建筑师面临着城乡割裂、互联网信息爆炸等复杂的设计背景,一线的设计实践经历使我开始意识到建筑师群体正面临着边缘化的趋势。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一体化赋能”,将以我过往的实践经历为例,探讨“一体化”是如何为我们的设计赋能,从而实现在不同领域的价值释放。


首先,“模式赋能”是指我们跳出建筑设计范畴,以设计推动开发范式的创新。这其中的实践包括我们在浙江、山东、贵州做的三个乡村项目:东梓关乡村振兴实践、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贵州龙塘精准扶贫设计实践。这三个项目最后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CCTV等主流媒体报道,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以模式的创新带动了区域的发展,实现了真正的乡村振兴。

△ 东梓关乡村振兴实践



△ 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


△ 贵州龙塘精准扶贫设计实践


“类型赋能”指的是基于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使用方式,对过去稳定的建筑类型进行迭代。比如在某私人庄园的项目中,我们将业主期冀的精神性的礼仪功能与世俗的居住功能并置结合,产生一个全新的模式类型。在杭州灵隐寺西线地块概念方案国际竞赛中,我们则延续传统寺庙群的空间秩序,调和了传统形制的寺庙与现代僧众、民众对佛教文化空间全新诉求间的矛盾。


△ 某佛堂


△ 杭州灵隐寺西线地块概念方案国际竞赛


飞蔦集 · 松阳陈家铺与威星智能仪表总部则是“材料赋能”。飞蔦集在风貌保护的同时,用现代的轻钢装配式建造技术回应了当地严苛的现场作业环境,并给建筑提供了较好的物理性能。威星智能仪表总部则是以三种不同的材料回应三个功能体块不同的空间诉求,以立面表达回应空间成效。


△ 飞蔦集 · 松阳陈家铺


△ 威星智能仪表总部

形式是建筑师绕不开的话题,互联网时代,建筑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公众与社交媒体中的消费符号,视觉颜值也可以成为一种生产力。以全清水混凝土现浇来建造的渔乡茶舍探寻了存在于江南山水环境中建筑风格的另一种可能性。以去建筑化的语言置入云贵高原的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建立起在红色高坡上自由生长的“红色石阵”。


△ 渔乡茶舍 

△ 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 

行业的现状让建筑师处境越来越趋于边缘化,所谓的“一体化”其实就是建筑师应该去扮演一个主动打通上下游产业的角色,向政府争取政策支持,为资本保证投资回报,赢得彼此间的信任实现价值利益的共享。我们希望去回应这个时代,在保证空间品质的前提下,挖掘建筑本体之外的价值,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顶层领域,释放建筑应有的力量。
 

王国钰孟凡浩以四种赋能分享了他的项目实践,他所阐述的“一体化”已经不是狭义上的建筑工程内的“一体化”设计,而是延伸至城乡融合,上下游产业链接的“一体化”。接下来有请两位省勘察设计大师——黎冰与姜传鉷,对孟凡浩的分享进行点评。



 

黎冰 | Li Bing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院长/总建筑师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黎冰我今天最大的感受是两个“惊”。第一个是“惊讶”,惊讶于line+这个团队可以在短短三年期间完成这么多有思想的作品。第二个是“惊喜”,惊喜于杭州出现了这么优秀又年轻的设计团队,这将对整个杭州设计行业起到促进作用,也是一种对青年建筑师鼓励。


回到孟凡浩刚才的分享——“空间赋能”,其中第一个“模式赋能”超越了我们传统意义上建筑思考,是在做设计前期就应该设定好的项目方向、运营策略、宣传以及最终效果等等。其他三个赋能——类型、材料、形式,则是我们所有建筑师都脱离不了的问题,值得每个建筑去挖掘的专业技术上的深度。


另外我也抛出一个疑问,那就是line+是如何实现“组织赋能”的,line+这样的设计组织是如何产生的,希望在之后的讨论中可以得到解答。



 

姜传鉷 | Jiang Chuanhong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第二设计院 院长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姜传鉷接到了王国钰书记的邀请之后,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是对我们建筑行业内部来说非常有意义的交流。今天听完孟凡浩的分享有几点感想,第一个是,他的作品比较特殊,跳出了建筑设计本身的范围,提出了四个赋能的观点,在超越作品本身的更多领域提出思考,这是我们建筑师在社会争取更大的话语权的路径。第二个是,他的作品真实地介入了中国社会的生活,从使用者的角度思考空间设计,这一点对于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02 

 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 安吉余村年年有余研学中心建筑设计 

 朱周胤 | Zhu Zhouyin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建筑设计院 总建筑师


朱周胤:安吉余村年年有余研学中心是一个刚刚落成的项目,正好借今天“一体化”这个主题来做一个复盘。通常来说,“一体化”是在设计阶段对室内、景观、结构、设备等专业进行通盘考虑,最后以高完成度实现作品。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基于客观条件建立起“一体化”的设计逻辑,使得空间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就好像为不同种类的列车建立起统一的轨道,使其抵达相同的终点。 

△ 安吉余村年年有余研学中心鸟瞰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安吉的余村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当地政府想在这里建立研学中心,进而推广“两山”理论。项目基地是一个大约有十五米落差的三角地块。基于场地的优异环境与研学中心庄重的特点,我们确定了“看得见青山,听得见绿水”的设计思路,并提取了“通透”与“高差”两个关键词,建筑、室内、景观等都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我们试图让建筑浮起来,以依山就势的轻度介入减少对场地的干预,正如苏东坡作诗的“随物赋形”,让设计契合场地、环境与功能,自然生成。我们在设计中尽可能地保留树种丰富的现场植被,将场地内原有的溪水、植被、石头等进行整理疏导,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系统。这个项目最后得到了绿色建筑三星级的认证,成为当地生态建筑的实体样板。


△ 场地台地处理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景观设计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我认为建筑师应该将“一体化”作为设计过程中的惯性,理清客观条件,统筹各个专业,使建筑以统一的逻辑高完成度落成。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王国钰:朱周胤通过一个项目详细介绍了在特定的主题、特定的环境中,是如何把设计和环境融为一体的,非常精彩。接下来有请杨书林和蒋骥进行点评。




杨书林 | Yang Shulin杭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董事长 / 总建筑师

杨书林:我曾到余村现场看过这个项目,设计很好地回应了“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一种建筑都是有性格的、有尺度的,这个项目打破了常规党校中轴对称的布局逻辑,通过对山势的把握展开设计,在建筑立面、形体和空间生成上也做了创新变化,融入了安吉的山水环境,实现了十分精彩的呈现。



 

蒋骥 | Jiang Ji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经理 / 总建筑师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蒋骥:今天来到LINK的活动看到了两个非常有正能量的趋势。


第一个就是今天的主题“一体化”,这正是我们行业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想摆脱现阶段这种“小作坊”式的工作方式,就要跟材料商、工厂等上下游产业做好协调工作,最后形成一个精致的、完善的、由内到外的一体化作品。


第二个是,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师正在逐渐改变城市和乡村的发展,甚至在对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这正是我们建筑师在积聚了能量之后,创作价值的体现。


回到朱周胤分享的这个作品,建筑师面对得天独厚的天然景观,以十分谦逊的语言回应,不受其他因素的牵扯,去表达与环境的互通,平衡客观条件和建筑创作之间的关系,这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个项目也正是一个EPC项目,是各产业链通盘合作下的结果,我们建筑师要有话语权才能实现好的作品,成为建造过程的主角。




 03 


 又见青藤 

 建筑与装饰的一体化设计 

 蒋兰兰 | Jiang Lanlan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 主创建筑师


蒋兰兰:在分享之前,我想先引出一个词——“边界”,建筑学中的边界常用来界定和区分空间的属性,一体化设计则是对“边界”的灵活处理。今天我将从城市、建筑、室内装饰三个尺度阐述徐渭艺术中心项目对边界关系的处理。

△ 又见青藤海报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位于绍兴古城的青藤片区,“中国泼墨山水画第一人”徐渭的故居“青藤书屋”就在这里。我们这个项目取名为“又见青藤”,意图完成整个青藤片区的城市更新计划,这也是绍兴古城改造行动中的重要策略。


△ 融入古城肌理的徐渭艺术馆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城市尺度上,设计尽可能地保留了原建筑纵向五进的空间组合和院落空间,以融入绍兴古城区的传统肌理。在建筑尺度的层面,基于当地人民对机床厂的生活记忆,对原址机床厂的老墙进行了保留,成为新老建筑空间的过渡。装饰尺度实则是更加接近人类感知的尺度,也印证建筑设计从外到内的最终状态,中廊的构件其实是钢结构的外露,源于我们在设计最前期与结构专业的反复碰撞。



△ 保留的老墙与加固方案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装饰与结构的统一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对三个尺度的考量是建筑、室内、景观、结构、幕墙等专业协同合作的结果。通过把握不同尺度中对边界的处理,以一体化的设计,让古老的青藤片区的历史在当代语境中延续。


△ 徐渭艺术中心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王国钰:蒋兰兰分享的课题与前面两位建筑师完全不同,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展开建筑与城市、装饰三个尺度下的一体化设计。接下来我们有请邬晓明和崔光亚进行点评。



 

邬晓明 | Wu Xiaominggad 创始合伙人 / 设计总监

邬晓明:确实如黎冰院长刚才提到的,line+来自三年前的一次“组织赋能”,也可以说是“组织创新”。当时在gad,孟凡浩的研究能力就非常强,有非常多的创新想法,大的系统可能会束缚住他这些东西,通过当时东梓关的项目,我们也打开了视角,希望设计集团可以是一个多样的生态,擅于研究的人就要一片更自由的空间。line+名字的本身也是跨出边界的意思,从line+的组织结构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不同,由两位主持建筑师领导,再集合室内,景观团队,实现了在事务所内部的“一体化”组织架构,同时还有品牌部门,品牌的建设也是当下建筑师需要去做的很重要的事,我们需要把自己推向社会,得到市场的认同,在现如今的自媒体时代去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建筑师可以在更多的社会领域去发挥自己的价值。


回到一体化这个话题,这几年是行业的一个大变动时期,我们现在推行的EPC就是对行业转型的一种回应,未来的组织架构也将会发展成“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而建筑师则要去更全面地了解市场,拓展与社会的交接面。



 

崔光亚 | Cui Guangya汉嘉设计集团 总建筑师

崔光亚:究竟什么是一体化设计呢,我们一直都在追求一体化,与景观、室内、材料、造价等的一体化,甚至是与甲方的一体化。其实“一体化”的关键就是赢得社会的信任,这源于我们自身能力的积聚与原则的坚守,也源于完整团队的建立,就像刚才邬总说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徐渭艺术馆这个项目,我们也能看到,只有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团队,才能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04  

 基于整体性思维的大型公建一体化设计 
以厦门新会展中心为例 

 张莹 | Zhang Ying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院士工作站学术助理 / 主创建筑师


张莹:今天我介绍的项目是厦门新会展中心。跨岛发展是厦门未来城市建设的战略选择,其中项目所在的东部综合中心,是跨岛发展的主战场,具有非常好的地理交通优势。

△ 厦门新会展中心中标方案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我们在上位规划中重塑了项目定位,把“起步区”提升为“核心区”,确定了“一轴两翼”的城市空间格局。“一轴”是城市商务文化轴,“两翼”分别是体育中心和会展会议中心,毗邻生态带的两侧布置住宅及公寓片区。


△ 深化方案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我们意图以现代的建筑语言传递当代的闽南形象,通过东南西北四个入口和一个回字形的通廊串接整个功能流线。采用了两组不同造型但同样具有张力与动势的白色建筑,将体育中心与会展中心两组功能相对独立的建筑,和而不同地统一进整个新城片区的城市形象。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在厦门新会展中心项目中,除了建筑结构水暖电五大主体专业的配合之外,还有超过二十个专项设计,以成本控制为例,因为造价问题我们对方案进行了多轮调整,对钢结构、内装饰等进行了反复核算。会议中心的屋顶层为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我们以“人工BIM”建模的技术解决了限定空间中各专业的管线综合问题。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六个字——致广大,尽精微。“致广大”是我们建筑师的原则,“尽精微”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希望我以后的设计可以始于城市、始于片区,而终于每一个有故事的场景和有温度的细节。


王国钰:听完张莹的分享我有两点印象深刻,一是在院士的领导下工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下工作,起点很高,得以大展身手。二是在工作中的整体性思维和统筹,非常精彩。接下来有请刘珂和季怡群进行点评。



 

刘珂 | Liu Ke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刘珂:厦门新会展中心这个项目是非常巨大的,需要考虑地域性、当代性、材料性及大尺度空间的使用,甚至包括声光热的统筹,以及对闽南传统大厝的解读和超越,最后也是比较完美体现了设计的意图。


“一体化”实则是在不同区块的缝隙间找到生长点。一是设计范围的一体化,我们在设计中要去做超出建筑红线范围的更多层面的考量。二是各设计专业的一体化,我们风景院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专业多,差不多有31个专业,我们理念是“五位一体,融合设计”,通过各专业的统筹实现整体价值。三是EPC工程总承包的一体化,行业可以一体化,但是人才必须专业化,一体化与专业化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季怡群 | Ji Yiqun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集团 总建筑师 


季怡群:在当下,我们建筑师应该去思考怎样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承担社会责任。近几年我们国内的设计行业也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从单打独斗的做设计变成了各专业“一体化”的全力推动。大概五六年前,国家建设部来浙江调研讨论EPC和建筑师负责制的问题,这些年期间,EPC得到了大力的推行,然而建筑师负责制最终没有能推行起来。在未来,年轻建筑师要面对的天地将是非常广阔的,我认为如果是要做到真正的“一体化”,建筑师负责制需要得到广泛的推行,这样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社会责任的角度,都会赋予建筑师独立的地位。




 05  

 阶前 · 仰月 

 陈夏未 | Chen Xiawei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年设计师设计创作中心主任


陈夏未: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阶前 · 仰月”,在我看来认识一个事情是有三个阶段的——一是“窗中窥月”,想去做;二是“阶前仰月”,正在做;三是“山顶望月”,做成了。“一体化”则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一个过程,设计本身就是一体化的事情,只是在流水线的职业中被分化了。


△ 北山街69号改造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北山街69号改造项目中,我们利用了风景院的优势,整合建筑、室内、景观各专业进行“一体化”实践。通过理清场地关系、重置路径、更新立面等对整个院落进行了改造。



△ 庭院改造前后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龙游后山头28号宅位于浙江南部,是一次我独自进行的“一体化”实践,从设计到施工管理、购买材料、探讨工艺都全盘负责,最后以不到100万的造价完成了所有工作。设计表达源于自己儿时的乡村生活,以贯通式的室内公共空间建立起家人之间的联系。


△ 龙游后山头28号宅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室内公共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真正统筹各个专业的一体化实践是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及杭州富春山居·方外这两个项目。建筑方案确定后,市政、景观、室内等设计全面介入。后期则涉及更多专业的介入,包括运营、灯光设计、厨房设计、后场设计、标识标牌、弱电智能化、幕墙、主题包装等。


△ 画船听雨眠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师的优势在于整合设计上下游各产业链,协调各工种时间和工序,把控整个项目进程。希望未来,我们都能成为更全面的建筑师,做更完整的一体化,以使得每个项目能更完美地落地。



王国钰:感谢陈夏未建筑师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建筑师。我想在座的各位青年建筑师都有各自的特点,只不过都缺少分享的机会,所以我们以后有条件可以多举办一些这样跨公司的分享活动,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接下来就有请殷建栋进行点评。



  

殷建栋 | Yin Jiandong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总经理

殷建栋:我想说的一个观点是,我们建筑师要如何去创造一个产生持续共鸣体验的建筑,按照这个维度来评判建筑的话,又有哪些作品是可以达到的。当我去丰岛美术馆的时候,导游告诉我来到这里的人,有20%的人会哭,有40%的人不愿意离开。我当时是不太信的,到了之后我确实成为了其中的40%,身在其中,已经脱离了建筑本身的体验,产生了更多基于自身的原生态的想法。


关于“一体化”的讨论,我想谈三个度,第一个是“高度”,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我们的建筑如何在设计之初,与自然、城市和历史产生关系,使体验者有更多的代入感。第二个则是“广度”,如何协同整个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专项,包括景观、室内、泛光等等。第三个是“深度”,也就是如何在构造、节点等层面实现高的完成度,呈现出最佳效果。

 
 
 

PART THREE 

总 结



黎冰 | Li Bing


黎冰:首先要感谢line+提供了这个场地及平台,今天我们都参观了“空间赋能”的展览与line+的工作室,这为我们青年建筑师树立了标杆,若干年之后大家可能也会有拥有这样的成绩,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前进的方向。同时,还要感谢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能组织这次活动,这样好的交流机会对提升我们杭州的设计创作氛围是非常有帮助的。

今天的主题是青年建筑师之间的交流,希望我们的青年建筑师能够对建筑有所坚守,同时,正如我们今天提到的“组织赋能”,我们行业也要赋予青年建筑师能量,群体的力量也会反过来带动起我们整个行业的进步。
 

前沿理论观点的解读

设计研究成果的分享

社会公众话题的探讨

亦或是历史文化思考的引导

在 line+ LINK · 链接我们和世界的无限可能





-line+LINK往期回顾-


庄子玉: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叙事


王硕:超实践:META-PRACTICE


张海翱:人间烟火——柴米油盐也有诗和远方


Fuensanta Nieto:  Memory and Invention


董灏:空间如何成为我们的朋友

王飞:建筑教育和实践的三个学科性


空间赋能:孟凡浩&朱培栋设计实践作品展开幕式暨研讨会

gad 2020之未建成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